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福建省晋江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200亿元,晋江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持续位居全国第四。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晋江市民营经济对税收、国内生产总值、研发投入、城镇就业等的贡献都超过九成,培育了超28万户市场主体以及50家上市公司。
新春伊始,党的二十大代表、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税务部门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实干担当、创新作为,税务力量为晋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将和税务部门一起,持续当好民营经济的‘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快速发展。”张文贤说。
“两个毫不动摇”为民企注入“强心剂”、吃下“定心丸”
民营经济是福建、泉州、晋江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对发展民营经济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科技创新等,为晋江发展民营经济、壮大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心剂”、吃下了“定心丸”。
张文贤表示,这几年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加上疫情影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各行各业都存在不少困难,但晋江企业家们还是信心满满、充满干劲。“我最近到基层、到企业调研时,请企业家们谈感受、谈思路、谈建议,大家所谈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大的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未来的发展心里是踏实的,信心是很足的。”他说。
张文贤告诉记者,晋江将以争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抓手,强化民营经济这一优势,加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梯队培育,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巩固打造一批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培育壮大一批腰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到2025年,民营经济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特别是当前,紧盯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抢抓逆周期投资窗口期,用好全国低效用地盘活利用试点政策,举全市之力、聚全市要素资源推进综合产业园区建设,两年内建成超千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打造一批产业综合体、创新综合体,实现产业空间、产业生态双提升。”张文贤说。
这些年,晋江持续推进质量立市、品牌强市、资本上市、科技创新、数智转型等发展战略,形成了1个超三千亿元(鞋服),1个超千亿元(纺织)、2个超五百亿元(建材制品、食品)、3个超百亿元(集成电路、先进装备制造、医疗健康)产业集群,2022年规上工业产值近7400亿元。
张文贤说,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晋江经济最为鲜明的特色。他表示:“接下去,我们将坚持依靠创新强实体、围绕产业造生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对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需要“税务力量”接续加持
张文贤认为,晋江民营经济之所以韧性十足、企业家之所以信心满满,与营商环境息息相关。“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税务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一直以来,各级税务部门对晋江都非常关心关注,在税收征管、减税降费、惠企便民等方面都提供很大的支持帮助,通过税收的杠杆作用,有力支持晋江产业的转型升级、营商环境的优化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张文贤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晋江都有比较好的政企互动优良传统,政企之间“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晋江市党委政府重点当好“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三种角色,践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四到”理念,让企业看得清、算得清,安心创业、放手发展。“下一阶段,我们将以打造法治强市为综合抓手,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全链优化制度政策体系,围绕产业、企业做好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落实好放宽准入、减税降费政策,深化社会信用、产权保护等体系建设等,深化‘亲清护企、司法护航’,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掀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为全省、全国创造更多新经验新做法。”张文贤说。
对税务部门的工作,张文贤表示,打造晋江市一流的营商环境,还需要税务力量的接续加持。他说:“晋江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关心支持税收工作,持续构建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司法保障的税收共治格局,加大对智慧税务和税收便利化改革举措支持力度,为税务部门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