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now | date("yyyy年MM月dd日 EEEE")}}

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宣传 > 税务要讯

三明税务:以税护绿 擦亮生态底色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15时09分

来源: 中国网

字体: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作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森林城市,三明立足生态禀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同频共振。三明市税务部门以政策赋能、服务增效,引导企业以合规为底色,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

“沉睡山林”到“致富宝藏”

作为“两山”理论的孕育地和实践地,拓展“绿水青山”可量化、可增值、可持续的转化通道,将乐县依托常口村在生态体制改革上先行先试,摸索出一条让山区变劣势为优势、缩小发展差距的新路子。

“在地面套种多花黄精,利用树干种植铁皮石斛,充分实现林下空间立体化利用。”在常口村的阔叶林中,福建盘古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邱明算起了生态账,“按我们现在这种模式,每年亩产值能达到8000-10000元。”

盘活“沉睡”的森林资源,得益于盘古制药创新实施林下空间流转机制。去年12月,盘古制药取得了三明市首本林下空间经营权证,依托“合作社、农民、企业、科研+基地联建”的林下经济新模式,成功与北京同仁堂等国内知名药企达成合作,每年促进农民增收100余万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面临着自产农产品免税政策适用、初加工产品界定标准模糊及收购发票台账不够规范等涉税难题。在收到企业涉税诉求后,将乐县税务部门立即组织税务干部上门指导企业规范建立农产品收购发票台账,将每一份收购发票与合同、物流、资金流等信息准确归集,确保每一笔交易可追溯。同时,运用税收大数据加强对中草药种植产业的分析,帮助企业厘清初级农产品与初加工产品的界定标准,明确免税政策适用范围,让税费优惠政策直达企业和农户,激活林下经济绿色发展“基因”。

“税务干部教我们建立规范的收购台账,有效避免了以前因合规凭证难以取得而导致免税政策适用的风险隐患,这两年我们合规享受了农业生产资料免征增值税等政策减免收入41.3万元。”何邱明说。

从野生驯化到全产业链开发,盘古制药的成长印证:守得住青山,终能等来“金山”。

“环保账”也是“效益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福建省展化化工有限公司的大门上,标语醒目。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过硫酸盐生产企业,展化化工年均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技改和研发投入,于2023年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在细分领域里已成长为行业“单项冠军”。

今年7月,在开发新产品生产线时,展化化工面临因硫酸工艺腐蚀而产生沉淀的“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置、如何纳税的新难题。针对这一情况,清流县税务局深入生产一线,为其详细解读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税计税依据以及相关税收优惠,辅导企业准确归类废物类别及资源综合利用数据并建立节能环保项目税收数据库。

为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税负,税务部门联合环保部门为企业优化固废处理进行专业指导,从源头减少固废近1吨。同时根据氟化工行业特性,创新搭建“绿色税收”数据模型,运用污染当量数同比变化等指标,深度分析行业企业排废种类和数量、环保设备投入等数据,为展化化工推送专属“绿色风险报告”,助力企业做好税务合规管理。

对企业来说,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难度很大,但长期收益也最明显。受环保税“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激励作用,展化化工抢抓“双碳”战略发展机遇,不断增加节能环保技术投入,其“过硫酸钠废气循环利用项目”通过深挖过硫酸钠生产环节节能降碳潜力,有效实现“尾气回收”,大大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技改前碳排放总量下降超50%,并带来了近1400万元的额外回收价值。

“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后,2025年企业仅缴纳环境保护税2.24万元,较前几年少缴了不少,这更加坚定了企业走绿色发展的路子。”财务负责人黄铭红介绍。

绿色税收驱动产业升级

走进省级重点项目青山纸业年产20万吨竹浆技改项目建设现场,200多名工人正在工程机械的配合下进行土建结构施工,据悉,该项目在拆除老旧厂房的原址上建设新厂房,在安装新的锅炉设备后,将从老式蒸煮工艺升级成DDS(置换蒸煮)工艺,不仅使竹浆产量从原来的5万吨提升到20万吨,而且更加节能环保。作为拥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造纸龙头企业,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不断探索绿色转型升级,2025年初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2024年度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

近年来,青山纸业陆续完成连蒸冷却塔、水力碎浆机等技改项目,却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为进一步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三明市沙县区税务局开展精细化辅导,为企业量身定制《竹产业链企业税务合规指南》,帮助企业理清“税费链条”风险点,合规享受税费政策,让资金活水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同时,依托与生态环境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沙县税务部门建立起《绿色税源数据清册》,结合实地走访,对企业安装环保设备、提取环保数据、环保税计税依据等情况开展核实,及时送达风险提醒,引导企业“向绿而行”。

“在税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生产执行制造系统(MES),实现生产过程数据的动态采集和可视化管理,涉税数据申报更准确,还专门设立了环保提升项目部和环保科技子公司青阳环保公司,将享受到的税收减免资金专项用于碱回收系统等环保技术改造,2024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9.26%,碳排放总量同比下降32.93%。”企业财务负责人余建明表示,2025年1-7月,企业减免环境保护税、企业所得税达1295.64多万元,在税收政策的正向激励下,企业在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上迈入了快车道。

从林间到车间,从生态资源转化到生产技改升级,三明税务部门积极融入绿色产业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让绿色成为三明最亮丽的底色。

(刘丹 张康妮)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