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区域综合运输的重要枢纽和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之一。目前,福州港由闽江口内港区、江阴港区、松下港区、罗源湾港区、平潭港区、三都澳港区、白马港区、沙埕港区组成,拥有沿江、沿海岸线总长2628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966公里,占福建省大陆海岸线的52%。
截至2020年底,福州港已建沿海码头泊位200余个,泊位总通过能力1.6亿吨(集装箱273万标准箱),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7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19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3个。
近年来,福州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增长,货物吞吐量占全省的比重从2013年的27.9%上升到2020年的40.1%;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省的比重从2013年的16.9%上升到2020年的20.5%,增幅小于货物吞吐量。
今年前两个月,江阴港区综合保税区集装箱吞吐量达31.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3%;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457.4万吨,同比增长25.1%;江阴港铁路支线货物进出港10.4万吨,同比增长72.9%;海铁联运到发箱量累计完成3400标准箱,同比增长58.5%。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江阴港区生产情况良好,各项指标大幅增长。
从福州市水上运输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这两项涉及港口经济的行业税收入库情况看,2017年~2020年,上述两行业税收收入从5.8亿元增长到5.9亿元,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税收比重从23.7%下降到14.7%。今年前两个月,全市水上运输业入库税收增长887万元,同比增长29%;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入库税收增长251万元,同比增长4%,形势均好于全省水平。
加快港口功能整合,推进港口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福州港的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因此,要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提升福州港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利用区域地理优势和华人华侨历史优势,以RCEP协定为契机,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港口、码头建设管理、航线拓展等方面的合作,吸引东盟国家有实力的企业来福州投资港口及临港产业,把福州港建设成为东盟连接中国内陆的综合物流平台。同时,进一步加强与铁路部门的合作,协调安排直达港口的货运班次,争取将港口腹地拓展到江西、湖南、湖北等内陆省份。提高码头作业效率,吸引更多货源通过福州港装卸中转,打造临港产业集群,形成以沿海重要港湾为依托的船舶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