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地图,东海之滨,一片状若麒麟的岛屿腾跃于海峡两岸,平潭综合实验区就是在这里蓬勃发展。近年来,凭借国际旅游岛、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叠加优势,平潭综合实验区迎风起势,稳步驶入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
平潭的发展,与优质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随着自贸区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作为营商环境的维护者、引导者之一,平潭税务部门团结协调各方力量,落实和践行《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理念,积极探索构建以精诚共治为抓手,贯通服务、执法、监管的新时代税收治理模式,为综合实验区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税收营商环境。
1“岚税通”:宽严相济精细服务
走近国家税务总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的法制科办公室,还没进门就听到屋内热烈的讨论,记者看到几位企业负责人正在向“岚税通”工作组的税务人员了解自贸区税收政策及风险评估。
“你们的主要问题是实名认证系统的完善,我们评估的结果是目前依然存在风险,建议进一步提升系统和数据对接方面的安全性。”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潘颖臻向前来咨询的Y企业财务负责人解释道。Y企业是一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服务对象覆盖超过4000家用户,年结算额超100亿元,此次前来正是为落地平潭做准备。
近年来,平潭初步构建了包括总部经济在内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由于在引进企业落地的过程中常伴随着经济风险和复杂的税收问题,相关涉税咨询往往出现“爆满”现象。为进一步激发实验区市场主体活力,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推出“岚税通”重点企业对接服务机制,利用专业资源组成税收业务专家团队,以整合咨询团队、主动对接政府各部门、积极破解业态难点等方式助力产业引进,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添力蓄能。
“这次沟通后,我们对企业的风险点了解得更充分了,下次来就可以对系统进行试运行。”深入地进行了落地前的咨询,Y企业负责人终于流露出一丝轻松的神情,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办公室。
落地前严把关,落地后不打扰。这一机制如何实现松紧适度?税务人员为记者进行了解答:“落地前期,工作组对企业进行专业辅导,要求其落地之初就要建立完备的财税制度;评定时期,在考量企业涉税风险方面,要求其业务的资金流、合同流、物流、票流和信息流可追溯匹配;引进之后,运用业务数据进行案头抽查和后台监管,基本实现‘无风险不打扰’。”
这一闭环式招商引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有效降低了税收风险隐患。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落户平潭,对特定产业和企业给予高额财政奖补政策。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极个别企业有“捞一把”的心理。自2019年以来,“岚税通”累计对48家引进企业开展集中研讨,识别其中27家企业存在虚开风险和不合规经营等问题,帮助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有效避开税收风险,精准识别“金凤凰”,培育“梧桐林”。
2“税案双查”:双线并行精确执法
走上二楼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派驻税务联络机制办公室,会议桌前,来自税务、检察、公安的三方正在就最近查办的案件展开探讨。在这起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稽查局专案组破获的、由海关部门移送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查办过程中,从立案到采取措施及执行,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稽查局积极部署,联合公安、海关、检察等部门对福建X能源公司的业务进行核查,确认X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份数50份,虚开金额3725万元。
“对案件的探讨真是酣畅淋漓,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平潭公安局四级警长肖李彬参加过几次联席会议,在他看来,这种联审机制的高效沟通让工作的开展如顺水行舟:“解决了立案难、移交难、查处难的问题,做到了案件快查、快办、快结。”
由公、检、税三方搭建的联审高效沟通平台,是平潭税务联合检察、公安部门推出“税案双查”机制的具体应用。作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第八批可复制的创新成果,该机制标志着税务行政执法、公安刑事司法及检察院协调督导的三方职能,在衔接上走出一条更有效、更完整的联合之路。
对违法犯罪者的严厉打击就是对守法者的最好保护。在传统涉税案件查处中,税务稽查和刑事侦查相互独立,待税务机关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决定书(处罚)后才移送公安机关,容易错失查办案件最佳时机。“在‘链条式’的流程下,各部门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可能会因证据上的不足或是立案时间差导致控制人的走逃。”平潭检察院检察官助理王菲芃与记者交谈时,提到了破解涉税案件面临的现实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平潭税务加强与实验区检察、公安两部门的衔接互动:税务机关在查处涉税案件过程中,发现符合“税案双查”机制实施办法的,邀请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司法层面的共同会商,共同确定是否由公安机关提前进行司法刑事立案。针对联合会商确定立案案件,多方并行推动落实: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税务机关继续进行税务稽查,检察机关加强涉税犯罪证据指引、督促畅通协作联动,创新联审形式,破解涉税执法困境。
“机制运行后,在重大涉税案件中启动刑事、行政联合查处,平均每个案件办案周期缩短2个月,办案效率显著提高。”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稽查局局长何霖提到。依托“税案双查”机制,2019年以来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共移送涉税犯罪案件17件,其中认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15件,涉及虚开发票金额30960.8万元;认定偷税案件2件,偷税税额1652.5万元。
好的机制,最终目的是实现政企双赢。有违法要追究的同时,也要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在“税案双查”机制运作过程中,平潭税务、检察、公安进一步探索扶持民营企业涉税容错机制,依据有关法律推出了“首次偷税免移机制”,即纳税人首次涉嫌逃避缴纳税款,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书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再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由税务机关在7个工作日内书面向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备案,在规范执法办案实践操作的同时减轻企业诉累,从而避免“案件办了,企业垮了”的实践困境。
“依托‘税案双查’机制,我们一共对5名民营企业家作出不捕决定,对符合条件的变更取保候审3人,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平潭检察院二级检察官周孙章给出了进一步解释,“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提出适用缓刑建议均得到法院判决采纳,这也让企业家能轻装上阵、继续投入生产经营。”
“‘税案双查’机制容易构建上下配合、部门协作的工作局面,在行刑互补和三方联动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副局长柯家雄说。在不涉及法律政策层面调整的前提下,“税案双查”机制对实践操作层面进行了优化,在立案时机上提质增速,不仅有助于精准打击涉税犯罪,也有助于提前研判消除错误办案可能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为自贸试验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慧监管”:数据智控精准监管
离开税务局,驱车前往企业的途中,远望蓝天碧海白沙间,一排排巨大的风车缓缓转动。“风”既是平潭特色,也是平潭充分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之一。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模大、产值高、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意义巨大。记者即将看到的“慧监管”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平台,正是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针对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税务监管痛点,创新推出的监管举措。
走进平潭青拓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业务人员正在通过系统监控和审核企业交易流程。平潭青拓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2018年由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引进的重点企业,主要从事废旧钢材回收利用业务。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该企业为试点,创新制定了“慧监管”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税务监管方案。在财务负责人汪露的操作下,包括信息收集、凭证核查、物流监控等环节在内的全流程可视化监管平台展示着大数据时代智慧税务的巨大能量:
可视化物流监控,历史轨迹云端保存。此前,由于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行业上游存在众多小散乱的流动商贩和非正规企业,导致政府监管困难,行业长期存在增值税进项抵扣不足、发票虚开虚抵现象。在“惠监管”平台上,随着汪露移动鼠标,交易流程的视频依次展开,各个环节一览无余。
“考虑到再生资源有分布广、规模小、回收分散的特点会导致交易业务真实性难以判别,我们利用平台技术,将运输物流数据作为佐证交易真实性的重要抓手。”据汪露介绍,“慧监管”平台通过与货运车辆定位卡数据直连,实现全程监控车辆动态,税务机关可随时查看车辆位置,且车辆历史轨迹实现云端保存,任何时候都可以调取历史物流信息。
业务单据自动采集,原始凭证远程核查。从“以票管税”到“以数治税”,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自动采集采、运、销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原始合同、单据等佐证资料进行比对,确保交易真实性。在平台上,一张张清晰的单据如同企业的“追溯码”,让每一个环节、每一次交易都呈现在阳光之下。
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约谈、下户实地核查、原始凭证抽查”监管手段,“慧监管”通过信息平台将资源回收企业在采购、运输、销售等主要业务流程中产生的各项重要数据全部纳入信息化监控范围,税务机关可实时进行查询,并可自动生成覆盖采、运、销全流程的完整台账进行分析。
“在不打扰企业的情况下,税务部门实施远程监管,从企业全流程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入手,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数据印证其专业真实性,达到监管目的。”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第二税务所副所长程敏说。通过商流、物流、发票流、资金流、合同流的“五流”监控,实现实时便捷、可视可控的税务监管,确保资源回收业务真实合规。
从主动监管到主动合作,平潭税务部门与企业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在确保企业业务真实合规的基础上,对企业用票需求予以积极满足,并对企业提供个性化税收服务。对于企业来说,与税务部门的合作不仅是税务方面的需要,更是企业优化内控机制、打通流程堵点的契机。“平台为我们企业完善了内控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精细化的税收服务,这对民营企业是一种正向激励。”汪露说。
从“事后被动解决风险”转向“事前主动防范风险”,平潭税务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将税收监管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探索实现“互联网+监管”新方式,将大数据政务服务终端延伸到企业内部,形成了政企互信、合作、共赢的合作框架。
“我们将在平台经济、直播经济、数字经济、旅游文体等重点产业上持续探索推出‘慧监管+’的税务监管服务新方案,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为实验区经济发展贡献税收力量。”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局长陈建棋说。
沿着海岸线驶向机场,飞驰在海峡公铁大桥上,风卷流云,东海潮涌。从偏远海岛一跃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在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下,平潭综合实验区充分利用税惠政策优势,以优质营商环境吸引着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这艘东海上的巨轮,正在扬帆竞流,朝着自由港方向加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