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加满油
“今年订单比去年更多了,但是又碰到新问题,货运出不去。”福建省凯瑞发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元福告诉记者。
凯瑞发公司位于东山县,主要从事家具生产制造,出口美国等国家。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出口的海运费上涨了近一倍,总体成本上涨近2/3。与此同时,出货不畅也进一步加重了资金周转困境,因为货柜紧张,出货要拖延1~2周甚至更长,在加大货物囤积成本的同时,资金的回收不及时也进一步加大了资金周转压力,一度让公司陷入困境。
了解到企业的困难,东山县税务局积极落实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出口退税审批速度,同时积极对接银行机构,深化“银税互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让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换来真金白银。
“目前,公司已收到退税款220万元,因为税收信用都是A级,也顺利拿到银行贷款,商务部门还及时提醒我们根据政策领取补贴,可算解决了资金周转的困难。”姚元福表示,在政府的帮助之下,企业也要主动作为,克服难题,加快升级脚步,渡过难关。
据了解,为保障企业发展,漳州市税务局迅速成立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8个工作组,设立增值税留抵退税、“六税两费”减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3个专项工作组,下发退税减税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推动退税减税政策直达快享。
“贷”来及时雨
“郑经理,我们公司现在急需一笔资金,你们银行能不能帮忙?”3月23日,福建瑞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郭艳娇拨打了兴业银行漳州分行营业部负责人的电话。两天后,公司获得了900万元的授信贷款。
在速度的背后,是众志成城抗疫的决心。3月22日,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瑞谦公司在接到建设漳州高新区医学观察隔离点建设项目的任务后,第一时间进驻施工,但如何在短时间内筹集建设所需材料设备的购置资金,这让他们犯了难。为此,他们拨通了银行的电话。
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兴业银行漳州分行立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成立贷款项目小组,为客户提供金融支持。为了缩短贷款流程进展时间,团队成员采取靠前服务的方式,为企业开辟审批的绿色通道,做到当日立项、当日审批,在短短两天内成功授信。
“防控就是责任,我们必须让审批再快一步,为抗疫工作加码助力。”兴业银行漳州分行企业金融部总经理林仕鹏说,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兴业银行漳州分行党委对于信贷支持和重点投放领域下了动员令,要求各单位要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加强线上业务服务等,大力支援防疫重点企业和受疫情影响出现暂时性资金困难的企业。
据悉,为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福建省在此前设立五期纾困贷款共500亿元的基础上,新增设立第六期100亿元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贷款。并从100亿元贷款额度中调剂50亿元,用于支持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县(市、区)内受疫情影响出现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对上述地区已享受过前五期纾困贷款的企业,符合本期纾困条件的,可再给予单户不超过1000万元贷款支持。
为更好落实政策,兴业银行漳州分行逐一对接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并开放绿色审批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和手续,截至2022年4月底,漳州分行已累计发放纾困贷款13.51亿元,惠及客户195家。
激发“税动力”
“退税政策的落地,让我们民营企业看到了攻坚克难的信心。”在漳浦县中美食品有限公司内,工人们在赶制一批出口美国的米粉。因为疫情的冲击,呈几倍上涨的出口费用给专注国外市场的中美食品带来困扰。而税务部门带来的“六税两费”减半征收政策则给了企业实实在在的好处。
“有新的政策下来,税务的人员都会及时通知我们,让我们能够尽快享受到税费的减免。”中美公司财务黄玉桂说。
漳浦县税务局积极落实“六税两费”减半征收政策,助力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减负,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六税两费”,即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3月22日,福建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从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福建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六税两费”。
为落实政策措施,漳浦县税务局靠前服务,积极宣传优惠政策,针对符合减半政策的企业实行微信、电话、APP定向通知,并组织专人对企业申请进行审核,精准推进“六税两费”减半征收优惠政策的实施。
“通过对优惠政策的落地实施,让这些具有含金量的举措切实惠及企业,帮助漳州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市场主体活力,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做好保障。”东山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振忠说道。